需要是發(fā)明之母,而有時候,天氣是需要之母。想像一下,1910年的某個時刻,你置身于阿拉斯加的荒地。當時還不算一個州的阿拉斯加,成為美國的領地才剛滿40年。它是酷寒的邊區(qū),一片荒野,住在這里的只有探礦人士、軍人、毛皮貿(mào)易商和傳教士。
你已經(jīng)在冰凍的地面上扎營,但是你那簡陋的小屋幾乎沒法保護你免受呼嘯寒風的吹襲和零下40℃的寒意。你在臉盆里注滿了水,把安全刮胡刀投入冷颼颼的水里。你凝視著鏡子,預期幾乎冰凍的刀片即將刺痛你的臉龐,于是臉部不由得抽搐起來。
在冰天雪地中刮胡子是很痛苦的事
這正是雅各布·席克中校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在阿拉斯加的某個早晨的處境。席克來自氣候溫和許多的愛荷華州奧塔姆瓦,曾在菲律賓服役。他在當?shù)厮敛环炒晤净剂藝乐氐牧〖埠?,一位軍醫(yī)建議他,為了健康,宜調(diào)往更遠的北方。
軍方完全照字面采納了這則建議,不久,席克就發(fā)現(xiàn)自己身在阿拉斯加,在1600千米的阿拉斯加內(nèi)地,協(xié)助安排軍事電信線路。這時候的阿拉斯加正逢加拿大育空淘金熱。超過10萬人在這塊冷漠的土地上尋找自己的財富,但是最后存活下來的卻不到3萬人。席克顯然相當適應當?shù)貒揽岬沫h(huán)境,于是當他退伍時,便決定親自去探探金礦。
天氣激發(fā)出了好點子
他沒找到任何黃金,不過卻想出了和黃金一樣的好點子。在那樣死寂的冬天探礦,席克扭傷了腳踝,休養(yǎng)期間,他被迫留在營地附近。冰冷風寒的營地正是測試生存技能的最佳場所。席克殺了一只麋鹿來吃,從一條冰封的溪流中舀水,在爐火上煮食。沒什么胡子的人也可能會長出大把胡須,席克仍維持著他在溫暖地區(qū)的裝扮習慣,每次刮胡刀刺痛他的肌膚,就越激發(fā)他發(fā)明更完美刮胡刀的想法。
順便提及,刮胡子是一種古老的傳統(tǒng)。個人形象專家表示,刮胡子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。在至少有7000年歷史的考古地點,就曾挖掘出刮胡子的工具。史前的洞窟壁畫就有胡子刮得干干凈凈的男人。亞歷山大大帝就沒有胡子,為了好看,也為了安全(如果你打算敲掉別人的腦袋,胡子就會變成一大把柄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