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5日早晨,貴陽東山本站最低氣溫僅4.5℃,雖然天氣寒冷,貴陽市氣象局內(nèi)的地面觀測場、氣象臺和影視中心卻是熱火朝天,不管是高中生還是小學生,500余名同學中,他們總是有問不完的問題,總是有十萬個為什么。通過氣象專家的講解下,他們什么是“觀云識天”的疑惑得以釋懷,每個氣象要素的神秘面紗得以一層層揭開。
臺上一分鐘 臺下十年功
“大家好!今天是3月32日,星期八。我是今天天氣預報播報員詹天誠......”“明天陰轉小雨,天氣很冷,大家出門時記得多帶幾把傘......”。在氣象影視中心,同學們算是過足了一把天氣預報主持人的癮。盡管臺下還夸夸其談,草稿在心中背得滾瓜爛熟,可一上臺就傻了眼,說起話來也“語無倫次”。
來自花溪區(qū)第一實驗學校四年級的王琦琳說,這真是“臺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”,雖然自己感覺良好,不過比起電視上真正的天氣預報主持人,那才叫什么是差距,才真實感受到他們的“功夫”不是一天兩天就練出來的。王琪琳同學坦言,自己能體驗一把主持人的感受,這樣的機會很難得,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,也能感受到每位天氣主持人很辛苦,他們天天處在緊張的工作當中,但他們應該也是快樂,因為自己的辛勤勞動能及時向我們傳遞明后天的晴熱冷暖。
一位前來陪伴的家長認為,現(xiàn)在的娃娃學習時間非常緊,能通過實際體驗的非常好,不但能讓孩子們正確認識氣象災害,科學躲避氣象災害,還能鍛煉膽識,提升氣質。
這是什么云 “烏云”
當日早晨,貴陽的天空被碎雨云所覆蓋。當貴陽國家基準氣候站站長李光強問現(xiàn)在是什么云時,貴陽一中的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——“烏云”。
李光強介紹,云團從高度分:可分為高云、中云和低云,從種類來分,可分為積雨云、透光高積云、碎雨云等29種云,而每一種云代表的意思和未來天氣演變趨勢各不相同。
在地面觀測場,同學們認真聆聽每一樣儀器的用途和工作原理,也明白氣象局監(jiān)測到的氣溫為何與自己感受的不一樣,主要是地域環(huán)境、海拔高度、監(jiān)測儀器擺放位置等不同造成溫度的偏差。在同學們的追問下,大家也明白短時強降水和暴雨的區(qū)別在哪里。
李光強還為大家介紹,觀測分為地面觀測、高空觀測和氣象衛(wèi)星觀測。地面觀測主要是通過觀測場里面的各類儀器對近地面氣象數(shù)據(jù)的采集;高空觀測是通過以氫氣球搭載氣象儀器監(jiān)測空中一定高度的水汽、濕度和風向等要素;衛(wèi)星觀測是從太空對地球及其大氣層進行的氣象觀測,目前我國的風云四號氣象衛(wèi)星,對觀測的時間分辨率和區(qū)域機動探測能力、掃描成像儀性能、中小尺度天氣系統(tǒng)的監(jiān)測能力等都有較大的提升。
貴陽一中高一13班老師廖華倩認為,氣象科學是一項神秘、高大上的自然學科,組織學生前往參觀氣象局,學習氣象知識,主要是激發(fā)同學們對自然科學的熱愛,也是讓大家了解氣象、學習氣象,達到運用氣象趨利避害的目的。
預報有時不準 我們一直在努力
在貴陽市氣象臺,同學們問得最多的問題是天氣預報為何有時不準,而得到的回答是:天氣預報會越來越準,因為我們一直在努力。
高級工程師喬琪向大家介紹了天氣預報的制作流程。稱預報分為短時臨近預報、短期預報、中期預報和長期預報,準確率最高的是短時臨近預報,短期預報需要不斷的修正。
至于天氣預報為何有時不準,氣象專家是這樣回答的:一是從氣象業(yè)務角度上看,判斷預報準不準有相應的站點比例要求,在一個大區(qū)域的多個觀測點中,如果有一定比例的站點達到要求,在氣象業(yè)務上就算是準確預報。二是從接收上看,使用天氣預報的人對預報內(nèi)容和預報時效理解有誤差。目前我們的預報是以24小時為預報間隔時段,即當日20時到次日20時,或者當日8時到次日8時,且預報的是在此時間段可能出現(xiàn)的影響較大的天氣。三是在氣溫下降的時候,氣象臺會從冷空氣開始影響貴州時預報到影響結束時,因此,處于不同地區(qū)的人對氣溫的感受是不一樣的。
目前,貴陽市乃至貴州全省正開展氣象現(xiàn)代化建設,而今年貴陽市政府將投入200萬元建設“智慧氣象”,目的就是讓氣象預報越來越準、氣象服務更加體貼,公眾對氣象的需求更加滿足。圖一、介紹除地面觀測外,還有高空觀測。圖二、小小地面觀測員。(石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