緬甸又被譽為“佛塔之國”。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,是著名的“佛教之國”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。1000多年前,緬甸人就開始把佛經(jīng)刻寫在一種叫貝多羅樹的葉子上,制成貝葉經(jīng)。正如李商隱詩中提到“憶奉蓮花座,兼聞貝葉經(jīng)”。在緬甸5300多萬人口中,80%以上信奉佛教。緬甸的每一個男人在一定時期內(nèi)都必須削發(fā)為僧。否則,就會受到社會的蔑視。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,建廟必建塔,緬甸全國到處佛塔林立。因此,緬甸又被譽為“佛塔之國”。千姿百態(tài)、金碧輝煌的佛塔使緬甸成為旅游勝地。
氣候
緬甸是一個氣候溫和,大部地區(qū)屬熱帶季風(fēng)氣候,年平均氣溫27℃。曼德勒地區(qū)極端最高氣溫逾40℃。1月為全年氣溫最低月份。平均氣溫為20℃以上;4月是最熱月,平均氣溫30℃左右。降雨量因地而異,內(nèi)陸干燥區(qū)500~1000毫米,山地和沿海多雨區(qū)3000~5000毫米。這里有著蔥郁的密林,霧氣繚繞的群山,還有那靜靜流淌在山間的小河,處處都流露著這個國家的天然和質(zhì)樸。由于地理位置的關(guān)系,緬甸一年四季氣候宜人,而這里的誘人景致也隨氣候變化而不停變幻。緬甸文壇上流行的十二季節(jié)詩就是來描寫大自然所呈現(xiàn)的這種豐富多彩。
主要城市景觀
仰光(Yangon)
位于伊洛瓦底江入海分支仰光河左岸,是緬甸政治、經(jīng)濟和文化中心。仰光自然風(fēng)光秀麗,景色迷人。世界聞名的仰光大金塔,始建于2500多年前,高達百米,塔頂鑲著4300多顆寶石。整個高塔用20516張金片貼住,形成了晝夜金碧輝煌的外觀。1852年建成的仰光港,是緬甸最大的港口,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輸出港之一。
在仰光大金塔前聆聽裊裊梵音
仰光的瑞光大金塔是可以與柬埔寨的吳哥窟、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一起,被譽為“東南亞三大古跡”的著名景點。宏偉壯觀的大金塔表面貼了厚厚的金箔,全部都是虔誠的信徒捐獻出來的。在緬甸,男女老少,不管身份地位,都會將所得積蓄換做純金葉供奉給大金塔,人們把這看做一種榮耀。因此,大金塔每天都有很多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信徒前來朝圣,在前年古塔和佛祖面前,安心靜坐,耳邊偶爾想起裊裊梵音,仿佛穿越千年,給你的心靈帶來一絲絲平和與寧靜。
魅力之城曼德勒
曼德勒(Mandalay),是曼德勒省的省會、著名的故都、緬甸的第二大城市。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,曼德勒的巴利語名稱為“羅陀那崩尼插都”,意為“多寶之城”,系明東王1857年命名;又因緬甸歷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,故旅緬華僑稱它為“瓦城”。
曼德勒是昔日緬甸皇朝的最后一個首都,在緬甸歷史上曾有過的多個古都,只有曼德勒的王城被較為完整的保存下來,雖然王宮是被毀后重建的。曼德勒有著光榮的歷史和傷心的過去,其豐富的文化遺產(chǎn),是緬甸精神生活的源泉,以佛教和數(shù)千個身披黃色袈裟的僧侶及眾多佛塔而著名。仰光是緬甸的首都,而曼德勒是緬甸傳統(tǒng)文化的心臟和宗教中心,全市有大小佛塔1000多座,高僧、學(xué)者、藝術(shù)家和文豪多云集于此。
現(xiàn)在,曼德勒已成為旅游的中心,主要旅游景點有曼德勒山、曼德勒皇宮、摩訶牟尼佛、獨一無二寺、金廟、古道陀石經(jīng)院和情人橋等。在曼德勒旅游,一是看佛教勝跡,二是看古代文化,三是看緬甸中部的田園風(fēng)光。
在曼德勒烏本橋前賞最美日落
烏本橋是一座百年歷史的古橋,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全柚木構(gòu)造橋梁,是每個旅行者在緬甸必去之地。烏本橋最美的時候正是日落時分,夕陽西下,柔和的余暉灑向平靜的東塔曼湖,橋上行人熙熙攘攘,構(gòu)成一幅美麗的剪影畫面。包上一條長尾船,船夫蕩著在湖中滑行,并會非常專業(yè)將你帶到一些超美的取景地點,拍下屬于你的永恒記憶。
飲食文化
緬甸盛產(chǎn)稻米,人民以大米為主食。早餐常吃“饃亨卡”、椰子面、椰子粥、涼拌面、涼拌米粉及用糯米、椰子、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。
緬甸人有喝早茶的習(xí)慣。人們在茶館里喝咖啡、奶茶,吃點心。如面包夾黃油、果醬、乳酪、肉包子、油條及油餅,還喜歡喝魚片湯、鴨肉粥等。
緬甸人在飲食方面較為節(jié)儉。常以魚蝦醬、辣椒、煮豆、酸菜葉湯佐飯。緬甸菜肴講究油、辣、香、鮮、酸、咸。宏調(diào)方法多以炸、烤、炒、涼拌為主。炸烤食物易于保存,
涼拌不需加熱,又能祛暑。緬甸瀕海多河,魚蝦豐富,易捕撈。在緬甸以魚蝦為原料制作的食品尤多。緬甸人喜歡將竹筍腌成酸筍,和其他蔬菜、肉類混炒,味道鮮美。
緬甸人的口味特點是酸、辣、清淡,不油膩,類似中國四川口味,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。愛吃雞、鴨、魚、蝦、蝦醬、魚醬,喜食咖哩,要求略帶甜味,最好拌上番茄,除吃一般蔬菜之外,人們喜歡用水果做萊。如把芒果切成片,拌入黃豆粉、蝦米松,蝦醬油、洋蔥頭以及炒過的辣椒籽,吃起來又酸、又咸、又辣、又鮮。
緬甸的主要民間節(jié)日
潑水節(jié)----4月中旬,緬歷1月底2月初,一般持續(xù)4天,第5天為緬歷新年首日。
浴榕節(jié)----4月下旬,緬歷2月月圓日舉行。將菩提樹(榕樹)視為佛的化身。在最炎熱干旱季節(jié)給榕樹淋水,有希望佛教弘揚光大之意。
點燈節(jié)----10月,緬歷7月月圓日。傳說佛祖在雨季時到天庭守戒誦經(jīng)3個月,到緬歷7月月圓日重返人間,凡間張燈結(jié)彩迎接佛祖歸來。
敬老節(jié)----10月,緬歷7月。傳說眾僧侶在雨季守戒3個月后跪請佛祖訓(xùn)示。后人效法,在此期間舉行敬老活動。
獻袈裟節(jié)----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下旬緬歷7月月圓至8月月圓期間,善男信女要向僧侶敬獻袈裟。在8月月圓日點燈迎神,舉辦各種娛樂活動,此日又稱“光明節(jié)”。
作家節(jié)----12月上旬,緬歷9月1日。古時舉行拜神活動,從公元1782年起演化成敬拜和獎勵“像神一樣崇高的”大作家們。1944年緬甸作協(xié)正式確定為“作家節(jié)”。
編輯:郁海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