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城港有京、瑤、壯、漢等民族,使用的語言有:普通話、粵語、壯語、客家語、瑤語、京語等。防城港各民族間如兄如弟、友好相處,團結互助共同建設著社會主義祖國南方邊疆這一塊美麗的土地。
瑤族:自稱“勉”、“金門”等。市轄區(qū)的瑤族有“板瑤”和“花頭瑤”兩種,來十萬大山區(qū)定居已有300年左右的歷史。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的瑤語支。
瑤族的戀愛、社交較為自由,男女青年相會,常對歌敘情,感情深者,即拋繡球或搶取對方隨身物品作定情之物。結婚之時,迎親者要與女方主婚人或請來的客人對歌。新娘離家時,由兄長或舅父從堂屋背出門后步行去新郎家。
京族:歷史上自稱“京”,他稱“越”。1985年定名為京族。京族是十五世紀后從越南涂山等地遷來的,最先居住在巫頭島,后來逐漸向萬尾、山心、潭吉和江平鎮(zhèn)附近發(fā)展。使用京語,其語系、語族、語支的歸屬,尚未有定論。他們崇拜祖先,信仰多神,所信仰的神多與海洋有關?,F(xiàn)市轄區(qū)內有京族1.2288萬人。
京族的生產(chǎn)以農業(yè)和漁業(yè)為主,萬尾島的漁業(yè)又以拉大網(wǎng)捕魚為主。京族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,如迎親,一般情況都是女方用紅布橫過路面設三道“關卡”,互相對歌男方對贏了歌才能逐一撤去“關卡”,接走新娘。京族人民最喜愛的樂器是“獨弦琴”,往往在夜幕降臨時,人們便聚在一起聆聽優(yōu)美的琴聲,直到夜闌更深才興盡而散。他們還愛吃傳統(tǒng)風味食品鯰汁(魚露)和風吹豆。京族人民最隆重的節(jié)日是“唱哈節(jié)”(萬尾是農歷六月初十,巫頭是八月初一,山心是八月初十,紅坎是正月十五日),節(jié)日一到,男女老少云集“哈亭”(專供唱歌的亭子)舉行活動,幾天幾夜才散。
漢族:散居于市轄區(qū)內各地,語言為本地白話(屬粵語類)和客家話。風俗習慣與附近縣市的漢族大同小異。
壯族:自稱“布狀”、“布儂”等。使用壯語,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。壯族由中國古代百越人的一支發(fā)展而來。其到上思、防城一帶居住的歷史較久遠,有許多獨特的民族風情,如“三月三”歌節(jié)、“跳嶺頭”等活動,都很有特色?,F(xiàn)市轄區(qū)內壯族人口有28.7207萬人。
防城港市也是廣西的著名僑鄉(xiāng)之一。據(jù)史書記載,早在秦漢時期,就有防城這個地方的人赴越南定居,之后,歷代均有人移居海外。全市現(xiàn)有海外華僑、華人、和港澳同胞約34萬多人,其中國外華僑18萬多人,華人世家13萬多人,港澳臺同胞3萬多人;分布在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,其中分布在美國、法國、加拿大、英國和東南亞各國以及香港地區(qū)最多。
定居在市內的歸僑、僑眷和港澳臺同胞親屬也有28萬多人,其中歸僑5萬多人,僑眷19萬多人,港澳臺眷屬4萬多人;分布在市內三區(qū)一縣,以防城區(qū)、東興區(qū)為多。他們與海外親人保持著密切的聯(lián)系。